“角膜移植中国行”公益救助计划正式发布:预计未来可救助2000名困难角膜盲患者
作者:drake | 分类:热点资讯 | 浏览:69 | 日期:2022年08月29日8月27日,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主办,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角膜病分委会、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协办的EyeChina2022眼健康发展国际论坛暨第一届眼库及角膜移植国际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该论坛齐聚国内外行业专家、公益基金会代表等,共同交流探讨国内外眼库发展现状及趋势,角膜移植的现状与展望。
由爱尔眼科、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和爱眼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的2022-2024年“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中国行公益救助计划(以下简称“中国行”公益计划)同期启动。未来3年将投入1000万元,并拟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的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发起公开募捐,进一步扩展救助范围,预计未来可救助2000名困难角膜盲患者。
数据显示,角膜盲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性眼病,主要集中在感染性角膜炎、眼外伤导致的角膜损伤以及角膜变性这三类角膜疾病领域。角膜移植手术是目前治疗角膜盲最有效的手段,约80%的患者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脱盲。
据统计,全球约有1270万人因角膜疾病导致失明,平均每70个患者中,只有1人可进行角膜移植。我国约有角膜盲患者400万人,每年新增超10万人,但每年仅能完成约1万台角膜移植手术。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完成角膜捐献4907例,较去年增长20%左右。虽然角膜捐献量近年有所增长,但相对患者新增数量,无异杯水车薪。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聚焦于器官组织捐献和移植领域的探索,作为政府施策的抓手、行业发展的推手和理念推广的旗手。未来,我们希望跟爱尔眼科和爱眼公益基金会把‘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中国行公益计划共同做好,实现共赢,造福患者。”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洪涛表示。
爱眼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彭志坤介绍,“近年来,我们救助了不少困难患者。他们很多是家里的顶梁柱,看到这些失去希望的家庭重拾信心,非常欣慰。未来,我们将投入更多资源,扩大救助范围,帮助更多困难家庭走出黑暗。”
据悉,此前在2016年开始举行的“你是我的眼”第一期角膜移植中国行公益项目,共计超1470万人次关注并参与捐赠,救助总额超1900万元。共有1051名困难角膜盲患者得到救助,并培训了1500名基层医生。
当天,首个以角膜盲患者救助为目的的专家团队——“角膜移植中国行”角膜盲救助国际专家志愿团也正式成立。该专家团汇聚了国际国内19名角膜病领域权威专家力量,将为“中国行”公益计划提供疑难患者联合会诊、基层医生培训等技术支持。
专家志愿团成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爱尔眼科角膜病学组副组长赵敏教授介绍,预计未来3年,专家团将现场培训带教2000多名基层医生,提高当地医生对角结膜疾病的精准诊治,助力提高我国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角膜病诊疗水平。
为有效缓解角膜供给不平衡的现状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向角膜盲患者提供及时、专业的医疗帮助及资金支持,爱尔眼科和爱眼公益基金会共同推出了“瞳聚”角膜捐献(为爱尔眼科9家眼库40个角膜捐献接收登记站所在地区,有角膜捐献医院的爱心人士提供登记协助服务)及移植预约系统。
赵敏教授介绍,基于爱尔眼科9家眼库40个角膜捐献接收登记站,以及全国600余家医院布局,该系统将通过整合角膜、专家资源、公益机构等多方力量,为患者提供角膜移植手术预约服务、为困难患者提供公益救助服务。同时,为爱尔眼科9库40站所在地区,有角膜捐献意愿的爱心人士提供登记协助服务。“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整合信息,让资源信息化,提升角膜材料的分配与使用效率。”
“适逢爱尔眼科成立20周年之际,我们举办了此次论坛。在碰撞出更前沿、更创新火花的同时,希望大会能真正助力中国角膜盲防治及诊治水平的提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副总裁冯珺表示。
20年来,爱尔眼科在角膜移植技术领域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完成国内第一例飞秒激光表层镜片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及角膜内皮移植术;在全国范围内拥有27位角移手术医生,平均每年为超千位角膜盲患者带来光明。
“未来,我们将以‘中国行’公益计划为驱动,持续推进基层患者救治与医生培训工作。依托专家团长期、持续的会诊及各级医院转诊机制,加强基层医生与省会及核心专家的沟通协作能力,以便及时救治角膜盲患者。以此更好地解决行业困境与矛盾,帮助更多患者重见光明,推动人类眼健康可持续发展。”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全球总裁李力如是说。
通讯员屈慧莹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