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灵凤与外国文学丨书眉短笺
作者:drake | 分类:热点资讯 | 浏览:78 | 日期:2022年09月20日叶灵凤。
叶灵凤在三十多年的读书写作生涯中,由于香港当时的天时地利,获取世界文学名著可与国外同步,作为一个终身的外国文学爱好者,他的阅读面在《叶灵凤日记》中也可一览端倪。
那么他都读过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呢?
1945年1月:“读完雨果的《钟楼怪人》二册。此书年前读过一些,随即放下,因其开始描写圣母院过于繁琐,遂不曾续读。今年取来再读,以作实行读书计划之发端,竟愈读愈有趣。”(按,即《巴黎圣母院》)
1945年2月:“巴尔扎克有一部特殊的作品,那便是《滑稽故事集》,是近于《十日谈》作风的故事集。虽然不大为正统的批评家所提及,实在是一部杰作。”(按,现译《风月趣谈》)
1945年3月4日:“想买Clarke插画的爱伦坡小说集,多年未见,最近无意得之,虽然封面被撕去,复失去彩色插图三帧,然而已经够满足了。”
1945年3月6日:“买《歌德自传》中译本。这回是第三次了。这次决心发奋一读,这也是许久想读终未曾读的书之一。”
1945年3月7日:“读完都德《磨坊文札》中译本,前半部比后半部使人爱读。”
1946年1月26日:“读普希金短篇两篇。”
1946年4月18日:“读《哈姆莱脱》。”
1946年6月3、4日:“购支魏格小说集。读支魏格的《棋》,很好。他的小说故事,结构和情调从来都不平凡。”
1946年6月30日:“读左拉《磨坊主之女》。”
1946年7月1日:“读左拉的《小酒店》英译本。”
1947年5月26日:“天雨,在家读易卜生的《娜拉》,读完第一幕。想从事电影剧本写作,开始读一点剧本做准备工作。”
1947年7月16日:“读《塞尔彭自然史》。”
1950年1月26日:“译《毛姆札记》。”
1951年7月14日:“开始读狄根斯之《双城记》。近来心情颇懒散,拟藉多读书来收拾一下。”
1952年1月4日:“购鲍特莱尔《巴黎的烦恼》一册。系新的英译本,印刷装帧颇精好。”(按,即《巴黎的忧郁》)
1952年3月27日:“译《纪德回忆录》。”
1952年6月1日:“晚间有人送来两册《查泰莱夫人之情人》的中译本。这是香港的翻印本,说是新译,其实是假的。”
1952年9月13日:“夜在枕上阅《马可波罗游记》。”
1953年2月7日:“别发书店送来纪德的《伪币犯》一册。”
1967年4月12日:“有读者读了我谈吉辛的文章,送来一册从前中华书局出版的英汉对照本《四季随笔》,称为《乡居随笔》,但是仅系原书‘春’的部分。”
1967年5月4日:“买牛津出版的英文世界名著小丛书三册,有朵斯都益斯基的《死刑室杂记》。”(按,即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记》)
1967年5月8日:“译纪伯伦的《疯人集》散文诗,在《星座》连载。”
1967年9月29日:“又购萨地侯爵作品的译本四种,号称全译,事实上是‘述’而不是译,其中《所多玛的一百二十日》比过去所欠者大不相同。”
1967年10月22日:“读梅里美小说。”
1967年11月9日:“读《王尔德评传》。”
1967年11月11日:“灯下读纪德的《地上的食粮》。这是许久想细读一下的一本书,一直未果。”
1968年1月8日:“翻阅阿波尼奈尔的小说集《流浪的犹太人》,多以异端僧侣的题材,写成猎奇的故事。这正是诗人的作风。”
1968年1月10日:“拟读蒙田的小品,《企鹅丛书》有现代语的新译本,不过是选译的,但文字一定比旧译本流畅。”
1968年2月27日:“读法国加末的短篇《淫奔的妇人》。是他的名作,着重描写心理上的苦闷。”(按,即加缪)
1968年11月20日:“订购卢骚的《新哀绿伊思》译本,及纪德的《奥地普斯》。”
这里我们能看到,叶灵凤以阅读英、法文学书为主。其实,如果以为他的涉猎面只有这些,那就错了。刘以鬯在《记叶灵凤》一文回忆说,一次座谈会上,也斯提到加西亚·马盖斯(现通译马尔克斯)的作品,并问叶灵凤对这位作家什么看法,叶表示没有读过。过了几天,叶灵凤见到刘以鬯,兴奋地说他已找到加西亚·马盖斯的作品,且已仔细读过。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事。我想,他基本上可算是中国较早读过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批人了。
叶灵凤读书有个特点,基本上是外国文学与中国历代笔记小说、古籍作品、画史画册交替阅读。他的阅读也是在为给报纸写专刊寻找题材。
1969年后,叶灵凤目力不佳,读外国文学作品逐渐减少。不过从这个书单中,也足以看到他的阅读兴趣了。
曹亚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