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熊孩子”吵闹,网友们支持出个带孩子的车厢,这个建议可行吗
作者:drake | 分类:热点资讯 | 浏览:111 | 日期:2022年08月28日引言。
近日,网上传出了多起“熊孩子”在高铁上吵闹的视频,引起了众网友的热议,纷纷表示高铁苦熊孩子久矣,建议出个带孩子的车厢。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最近发生的几起熊孩子大闹高铁的事件。
网络图片
事件一。
8月14日,在网上传出一段在北京高铁上争吵的视频。起因是小孩在高铁上吵闹声太大,有女生好心提醒制止。结果小孩家长不但不领情,还三人轮番上阵,咒骂女孩以后别生孩子。
最后其他同行乘客都看不下去了,纷纷站出来帮女生一起指责小孩家长。目前涉事女生已经对争吵时的不当言语道歉了,但熊孩子一家并没有对此事作出过任何回应。
网络图片
事件二。
8月15日,有拍摄者分享了一段视频称,在北京开往长沙的高铁上,有一个小孩不停地摇晃前排座椅,并持续猛烈推击椅背上的置物板。
视频中孩子家长正睡得香甜,而坐在前排的女生却饱受折磨。女孩对此曾多次劝说提醒,都没有什么效果,只能身体前倾地坐着。
网络图片
事件三。
8月18日,河北廊坊一女生分享了一段熊孩子在高铁上闹腾的视频。视频中,一男童在座位上大声嘻闹,不停地摇晃着靠背椅。
视频全程没有看见有家长制止熊孩子的行为,坐在他旁边的女生苦不堪言,却也只能无奈安慰自己这趟车只坐21分钟,选择对此事忍了。
网络图片
事件后续。
纵观上面这三件事,有两个相同的特点,都有一个在高铁上吵闹的熊孩子,还有一个在熊孩子吵闹时无所作为的家长。
而为了应对熊孩子闹腾,三个女生的做法是有所不同的。第一个女生是好心提醒被怒怼后正面硬刚,第二个女生在提醒多次无果后只能选择委屈自己,第三个女生干脆啥也不说躺平默默承受着。可以看出,虽然三个女生的应对方法不一样,但结果是差不多的。熊孩子吵闹的还是在吵闹,而乘客受折磨的还是要受折磨。
正是这样的“熊孩子”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而我们目前又没有找到更好的应对方法去解决类似问题。对此,网友们纷纷出谋献策:
“建议出一个带孩子的车厢”。
目前该话题在网上已经引起了热烈争论,有赞成的,有反对的。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建议的可行性有多大。
网络图片
1.运营成本。
你知道的,营运也是要恰饭的。想要设置一种新的特殊车厢,首先要考虑的是该车厢的运营成本划不划算,带孩子的车厢值不值得投资?
事实上,一般只有在假期出游的时候,带孩子坐车的人才会多一些。而在平时,带孩子的乘客是很难坐满一个车厢的。
一年只有几天假期,但车厢的设置是全年都开放的。这就会导致如果设置了带孩子的车厢,该车厢在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是空置着的。
当然,你可以说分时段设置或者不限制其他乘客乘坐该车厢。但是我们的票都是提前一个月开始售卖的,这出游小孩多的时段很难预测,而且限制的程度也很难把握。
2.管理性质。
如果真的出了一个这种车厢,那对这个车厢的管理,是强制性的呢,还是自愿性质的?
如果是强制性的,假如我带孩子上车了,我是不是就非得去坐这个车厢。但如果我的孩子很乖不闹,我和我的孩子嫌弃那种车厢太吵都不愿意去,你这样强制我去,是不是不妥当,这样对孩子来说是不是一种变相的歧视。
如果是自愿性质的,那这个车厢设立的意义就不大了。因为当下人们最反感的并不是熊孩子,而是熊孩子背后无作为的熊家长。而这种“不懂事”的家长,他们能容忍自家孩子的吵闹,却容忍不了别人的孩子去吵他。所以最后这些“护仔”的家长都不会选择这种车厢,而选择这种车厢的都是守规矩懂礼貌的家长。
网络图片
3.实际结果。
设置这个带孩子车厢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熊孩子吵闹的问题,让熊孩子不打扰其他人的正常出行。但实际结果真的能得偿所愿吗?
孩子天生好动,如果把所有孩子都凑到一个车厢,那这个车厢不得炸了锅。而且很多小孩没有控制能力,一不小心就会和其他小孩有摩擦,引起争吵的概率会大增。
再加上,如果争吵的两个熊孩子的家长,碰巧是两个“不懂事”的。和小孩子的哭哭闹闹不同,两个熊家长争吵到最后难免会动手,到时间可能会造成人员受伤。
如果有人员受伤,严重的话车是不能够再正常行驶的,这就导致了车因为特殊情况晚点的概率变大。这一天两天还好,要是隔三差五就来一次意外情况,全网车流的正常控制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干扰,重则造成交通瘫痪。
最后还是影响了其他人的正常出行,显然实际结果和设置该车厢的目的背道而驰。
4.社会意义。
做一件事情要有意义才做,同样,想设立一个新的带小孩车厢,就要明确知道设立这个车厢有没有带来什么精神上的积极影响,有没有起到社会进步的意义?
我们从小推崇尊老爱幼,为小孩单独设立一个车厢不是不可以,但要看这样做对小孩的成长有没有好处。在公共场合大声吵闹本来就是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这样做不但没能让小孩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还变相地助长了小孩这种坏习惯。这是在害了小孩。
设立带小孩车厢,并不是一种包容,它更像是对熊孩子的行为的一种默认。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从小要遵守公共秩序,而不是改了公共秩序去迎合熊孩子的臭毛病。
而且,如果碰到小孩吵闹,就建议设立带小孩的车厢。那碰到一些大爷大妈的不合理要求,是不是又得提议出个大爷大妈车厢。社会上有需求的人那么多,怕是车厢不够用啊。
网络图片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以目前的情况,建议出一个带孩子的车厢并不实际,这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我们是一个包容的社会,我们要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出门难,带孩子出门更难。孩子天生好动,坐车时难免会吵闹,有时候确实是家长也无能为力。要多理解为人父母的艰辛,必要的情况可以帮助一下带孩子坐车的人。
如果坐车时遇到了熊孩子,最后提醒了仍然没有结果。可以请列车员过来协调解决,切莫和熊家长起争吵。
当然,如果是我们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我们应该及时向周围人道歉。并对孩子加以管教,积极地引导孩子向好的一面发展,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公共场合吵闹是错误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别让自己家的孩子变成了“熊孩子”。
网络图片
作者简介:阿宅
定期分享美好生活,关注事件后续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