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IC今迎白露,提到这一节气,你脑海里浮现的第一句话是否就是“白露身不露”?“露凝而白,气始寒也”,经历了一整夏高温炙烤的申城市民,在这个夏季风和秋季风激烈邂逅的节气里,该注意些什么?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医师方泓特别指出,白露节气气温下降、天气干燥,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特禀质的人群应该注意保健。二十四...
有些人在午后手足心非常热,想用手抓取凉的东西,睡觉时爱把脚伸到被子外面,还可出现盗汗、颧红、腰膝酸软、口燥咽干,以及舌质殷红、光剥少苔、脉沉细数等情况。这是因为脏腑阴阳失调,导致内生虚热,从而出现手足心发热。一般情况下,阴虚导致的手心发热者,主要以滋阴养肾为主。滋阴养肾食疗方莲子百合瘦肉煲用料:莲子(去心)20克,百合20克,猪瘦肉100克做法:将莲子、百...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暑夏炎炎,蝉鸣四起,又到了一年荷花盛开时。不过,比起赏荷,小编我这个资深“吃货”更惦记的是它全身上下那些能吃的“宝贝”,像莲藕、莲子、莲叶,甚至连莲蓬,都可以端上我们的餐桌。而且,在医家眼里,荷莲全身的这些“宝贝”,不只是美味,还都有着不错的滋补作用。像今年已经102岁的老中医路,他除了常吃醋泡姜外,还很喜欢莲藕,推荐的2...
虽然已过立秋,却仍在三伏之中,这时候的养生不能只顾着祛湿,同时也要兼顾润燥。这可难倒了不少朋友而且入秋后食疗养生的重点也和夏季不一样,有4不吃!是哪4个呢?赶紧来看看入秋4不吃1吃果不吃瓜老话说“秋瓜烂肚”,其实就是因为瓜类食材大多偏凉,入秋后要注意少吃生冷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秋季大量水果上市,可以吃一些葡萄、梨、柚子等水果。2少吃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经历了苦夏的煎熬,秋天款款而至。秋天,是诗人笔下美好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潇洒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也是医生眼中防病的一大重要时节。在立秋至立冬的秋三月里,包含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六个节气,节气的变化对应着气候的变化:初秋湿热较甚,仍有长夏的闷热;露后雨水减少,气候干燥,日热夜凉;寒露后天气很快变凉。秋季气候...
处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到此为止了。进入处暑,在处暑这个时段,冷空气会频频南下,我们会真正感受到秋天的凉爽,气候也随之变化,从夏热转向了秋燥。凉润防燥,黄精补肺。处暑节气关键词燥,就是秋天肃杀的天气给人体带来的感受,头发干燥、口干、鼻干、眼干,甚至烂口角,一句话就是干燥。燥则润之,避开姜葱蒜等辛辣上火伤阴的食物或食材,要选梨、百...